• 搜索
    搜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看完高尔基《母亲》才明白:要当一个温柔敦厚的妈妈,到底有多难

    洞见来源:2023-05-13 21:45:21

    作者:洞见·围裙书香

    高尔基曾说过:“世界上一切的光荣与骄傲,都来自母亲。”

    在他的小说《母亲》中,就刻画了一位这样的人物——尼洛夫娜。


    (资料图)

    她曾经卑怯懦弱,但在儿子巴维尔参加工人运动被捕后,她开始慢慢觉醒。

    尼洛夫娜扛起儿子未完成的重任,沿着儿子的足迹,孤勇前行。

    从一开始胆小怕事的中年妇女,到最后成为独当一面的英雄母亲。

    尼洛夫娜的无畏勇敢,让我们看到身为人母的伟大。

    也让我们深深感悟到,作为一个母亲,既要顽强应对生活的碾压,又要做好一个温柔敦厚的好妈妈,到底有多难。

    1

    在孩子犯错时

    难的是包容和原谅

    男孩巴维尔,出身于一个不幸的家庭。

    父亲终日酗酒,一言不合就借酒生事,酒后还对巴维尔的母亲拳脚相加。

    对待巴维尔,父亲也没好到哪里去,他常常冷嘲热讽,指责谩骂。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巴维尔,变得冷漠,叛逆,常和父亲顶嘴。

    有一次争吵后,巴维尔和父亲进入冷战状态,两年时间没有说过一句话。

    两年后的一天,父亲突然病死了。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少年巴维尔只能自己去打工。

    生活的重任,沉重的压力将他层层包裹,让他无可宣泄。

    他开始模仿父亲,经常酗酒,借此排解心中的苦闷。

    生活如同一把刻刀,不知不觉中,就将巴维尔雕刻成了父亲的翻版。

    每天下班后,他要么酗酒成瘾,要么打架斗殴,把自己弄得浑身是伤。

    有一天夜里,大醉之后的巴维尔,就像被父亲灵魂附体般,冲母亲大喊大叫:“快给我拿饭来”。

    面对儿子的粗暴行为,母亲以为是丈夫复活了。

    巴维尔和他的父亲一样,浑身散发着酒气,冲着母亲张牙舞爪。

    看着丑态百出的儿子,母亲绝望极了,很想训斥一通。

    但想到巴维尔小小年纪就吃够了苦头,她心中生起无限怜爱。

    她抱着满身酒气的巴维尔,语重心长地说:

    孩子,你不该这样啊,你怎么也这样了呢?

    大家都喝,你也不要喝。你本该喝下的酒,早已经被你父亲喝光了。

    母亲温暖的大手,温和的话语,触动着晕乎乎的巴维尔。

    他努力睁开双眼,看到母亲满脸的皱纹,巴维尔心中充满了愧疚。

    从此之后,巴维尔开始尝试改变自己。

    他逐渐远离醉酒闹事的狐朋狗友,一点点挣脱对酒精的依赖。

    他像换了个人一样,开始探索新的生活。

    无聊空虚时,巴维尔喜欢打开书本,充实自己。

    他也不再对母亲大呼小叫,而是帮母亲做家务,对母亲关心备至。

    在母亲的包容和疼爱之下,那个满嘴脏话的醉鬼,逐渐变成了一个知书达礼的暖男。

    罗曼·罗兰说过:“犯错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权利。如果一个教育者不允许孩子犯错,就是不允许孩子成长。”

    每个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都会经过无数的岔路。

    他们可能会不经意闯入,阴暗的犄角旮旯,甚至是深潭沼泽。

    大人要做的,不是拽着一身淤泥伤痕的他们,一顿打骂,或者一番羞辱。

    而是以包容的态度,允许他们犯错,并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

    孩子犯错,考验的是大人的智慧。

    如果针尖对麦芒,用强硬去对抗顽逆,只会激怒孩子。

    只有用柔软的态度去安抚,用宽容去接纳,才能撼动孩子的灵魂,使之真正觉醒。

    2

    在孩子受阻时

    难的是耐心陪伴

    看到儿子在一点点变好,母亲甚是宽慰,却又担心不已。

    因为她看到巴维尔每次看完书,都会把书小心翼翼地藏好;

    巴维尔还常常召集一群年轻人到家中聚会,他们总是关起门来,显得鬼鬼祟祟。

    对此,母亲疑惑重重,终日愁眉不展。

    就在她焦头烂额的时候,巴维尔终于对自己和盘托出他的秘密。

    “我看的是禁书,书里讲的是工人生活,如果被查,肯定要去坐牢。”

    母亲突然害怕起来,眼前这个义愤填膺的青年,正用自己的前途,甚至生命去冒险。

    巴维尔告诉母亲,解放劳苦的工人阶级,是大势所趋。

    但目前困难重重,只有小心行事,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儿子的艰难处境,激发了母亲的保护欲,也唤醒了深藏于母亲心中的勇敢。

    此后,在儿子读书时,母亲不再胡思乱想,而是默默关上房门,安静退出。

    当儿子和战友们聚会时,她忙前忙后,做好后勤服务,烧水倒茶。

    看到他们为了理想,缺衣少食,受尽磨难,一种源于母亲的疼爱油然升起。

    她想尽办法为他们改善伙食,提供御寒的衣物。

    她还学会了站岗放哨,稍有风吹草动,就给他们通风报信。

    儿子的事业,如暗夜中的灯火,任何微风,都足以使之熄灭。

    母亲努力展开她那粗糙的大手,为它遮风挡雨,护它周全。

    母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哪怕全世界与你为敌,母亲也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从出生那刻起,孩子,就成为母亲一生还不完的债务。

    特别是当孩子遇到阻力时,母亲即便再难再累,也会全力以赴,陪伴孩子跨越层层障碍。

    在现实中,耐心陪伴是孩子考学失败时,母亲轻声的一句安慰;

    是创业受挫时,母亲的打气鼓励;

    或是感情危机时,母亲一个温暖的拥抱。

    人海浮沉,世事坎坷。

    越是艰难时,越少有人挺身而出,唯有母亲,总在关键时刻,为你冲锋陷阵。

    她会使出浑身力气,拼命撬开阻碍的顽石,竭力为我们扫清路障。

    她更像母鸡保护小鸡一般,张开羽翼,一路护送,最终陪伴我们走出泥泞。

    3

    在孩子步履维艰时

    难的是做孩子的榜样

    作为工人运动领袖的巴维尔,他深入工厂演讲,散发传单。

    但由于势单力薄,工人运动很快被镇压,巴维尔也被捕入狱。

    为了营救狱中的巴维尔,工人们决定继续派人到工厂分发传单,以造成领袖另有其人的假象。

    就在大家犹豫决定派谁时,救子心切的母亲,自告奋勇接过儿子的接力棒。

    母亲乔装打扮成卖饭的大婶,将大量的传单藏在食物下面。

    她和暗探守卫斗智斗勇,逃过层层封锁,一次次成功将传单送到工人手中。

    除此之外,她抓住一切机会,刻苦学习,提升自己。

    渐渐地,她从一个懦弱怕事的家庭妇女,迅速成长为工人运动的中流砥柱。

    当母亲去狱中看望巴维尔时,巴维尔对母亲的巨大变化也惊叹不已:

    “你帮我们做事业,所以我要谢谢你!”巴维尔说,“一个人的母亲成为自己思想的母亲,多么幸福啊!”

    故事的结尾,巴维尔被判以重刑。

    母亲没有悲伤,迅速将儿子的演讲稿加印。

    在准备离开的车站,她被警察盯上。

    关键时刻,她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传单散发给现场人群。

    最后,她即便被警察死死按在地上,仍不忘大声宣传口号。

    她捍卫儿子事业的勇敢与无畏,定格成一张催人泪下的英雄画卷。

    董卿说: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去把自己变得更好。

    激励的话再铿锵有力,都不如勇往直前的步伐更有说服力。

    母爱的过程,是一场陪跑,更是一次次用行动去示范。

    跟在孩子的后面,挥舞着小鞭子,不停地唠叨,孩子只能亦步亦趋。

    只有身先士卒,遥遥跑在前面,努力成为标杆,孩子才会动力满满,奋力追赶。

    原来,在孩子步履维艰时,做好孩子的榜样,为孩子挺身而出,这就是世上最伟大的母爱。

    4

    高尔基在书中写道:“母爱,是唯一能够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为了孩子,母亲可以变成温柔的羔羊,也可以瞬间变成凶狠的母狼。

    她们用水一般的温柔,抚慰孩子的伤口,托举孩子走出低迷;

    在生活抛来的苦厄面前,她们又像母狼般伸出利爪,和困难缠斗;

    她们更敢于撕裂旧的自己,不断革新成长。

    巴维尔的母亲,是峥嵘岁月中苦难母亲的缩影,更是无数普通母亲的榜样。

    生活中,每个女人从做母亲那天起,就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苦旅。

    她们也想做一个温柔敦厚的好母亲,可生育之痛,抚育之累,常常把她们逼到崩溃边沿。

    即便生活百般刁难,她们也会越过重重阻碍,成为我们坚实的后盾,庇护我们的安全。

    母恩之重,我们穷尽所有,也难以回报。

    母亲节到了,去看看母亲吧,祝福母亲吧。

    点个赞吧 ,愿天下母亲,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所有的爱都有回应。

    愿所有母亲,节日快乐,健康长寿,平安顺遂!

    关键词: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热点聚焦: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创新高 科创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