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正月十三“上灯”啦!长宁这里张灯结彩……

    上海长宁来源:2023-02-04 15:48:32


    (资料图片)

    “十三上灯十八落”是江南的传统民俗,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北新泾地区,自古就有上塔灯的祈福仪式,意为拔得头筹、抢得彩头,生活、事业蒸蒸日上。2月3日,农历正月十三傍晚,这项传统民俗在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完美再现。

    晚上6点18分,随着一声锣响,四排由十个红红的灯笼串联起来象征着“十全十美”的塔灯缓缓升至楼顶,四排塔灯与一旁的兔年灯牌装饰交相辉映,将现场喜庆的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

    锣鼓声声中,热闹的舞龙、舞狮也在当晚上演。长龙时而蜿蜒盘旋,时而翻腾起舞;狮子精神抖擞,在广场中腾跃,引得围观市民阵阵喝彩。

    上灯仪式后,变脸、魔术、民族舞、抖空竹、泡泡秀等精彩的民俗表演依次登场,现场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这种热闹的民俗文化表演是我小时候的记忆,很多年没在上海市区看到过了,今天带孩子过来,她第一次看,特别开心。”市民秦女士说。

    据悉,本次活动由长宁区文旅局和北新泾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承办,是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我们的节日·元宵——万象更新,年味长宁”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今天下午,长宁区文化和旅游管理事务中心举办的“何以爱长宁,非遗新体验”微旅行也在长宁非遗中心进行了一场包汤圆手作体验。遵循“上灯圆子落灯面”的习俗,上灯这天要吃汤圆,象征“圆圆满满”,“福禄寿”星为大家送上汤圆,送去祝福。

    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林绮告诉记者,接下来,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公共文化活动,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推广力度,让更多市民群众在都市里感受传统的节庆文化、非遗文化。2月5日元宵节当天,还有一系列精彩的元宵节活动将继续在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欢迎市民游客们一起欢欢喜喜闹元宵!

    关键词: 张灯结彩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华发 天天视点